第三十二章 黑白 (第1/2页)
邓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凌风啸zzwdb.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世张云起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城市。
有一个现象,除了北上广等大型城市,很多地区的步行街真是越搞越不咋地,遍地商铺空置率贼鸡儿高,网络购物造成万人“空巷”当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究其根本,还是房价。
要知道,后世很多地方经济都是房价驱动的,五万一亩征了老百姓的地,转手买给开发商就是五百万一亩,榨汁机直接榨干两个家庭的六个钱包,在这样的情形下,再谈消费力就是耍流氓。
湘南的省会城市里津市在这方面却很有些与众不同,它以超低的房价傲视全国,甚至能跟别的省份的小城市齐平,而诸如江川这样的湘南省小城市,自然得紧跟着老大哥的步伐,房价就更低了。小年轻们刚需压力没那么大,多出去浪浪自然是一件正常的事儿。
当然,九零年代中期,中国的商品房市场还没有开启,抱怨小老百姓消费力低是因为房价那就是不讲道理,但江川和广东接壤,经济发展确实不错,很多先进的玩意儿都开内陆城市的风气之先,消费力是杠杠的,夜生活也挺丰富多彩。
张云起走后,西门街头霓虹闪烁,夜晚的生活似乎才刚刚拉开序幕,12月的中旬,年关就在眼前,天气已经极冷了,这也正是夜宵摊上生意最热闹的时候。
相较于其他的摊贩,杨伟和她姐姐杨瑾的烧烤摊还是比较冷清的,位置不大好,摆在旮旯角落里,但也有些零碎的生意,这多半是杨瑾卖力吆喝的功劳。
这个女孩系着围裙,带着袖套,下身穿了一条宽宽大大的黑色裤条,上身套了一件红星电子厂的工人服,她人很瘦,但模样清清爽爽的,那张被冻得寒风冻得通红的脸蛋一直洋溢着让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都能感受到温暖的笑。
她那个弟弟杨伟只是埋头干活,架碳,洗菜,串烤串,做事倒勤快,大事小活一直抢着干,就是闷着头不怎么说话,这个少年人的身体里面似乎聚集着一种焦躁低落的情绪。
其实以前他不是这样的。
他以前是开朗的没心没肺的。
杨瑾心里知道,但她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个被家庭变故折磨的性情大变的弟弟讲,或许也可以说,这对姐弟俩都还不知道怎么去面对生活当中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只是毛乱地慌张地承受着不得不承受的残酷现实。
到了凌晨的时候,生意渐渐少了,气温愈发地冷了起来,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杨瑾坐在火炉边上搓了搓粗糙的手,拿着装钱的袋子整理今晚的收益。
她已经精疲力尽了,但她从脸上的神情可以看出来,今晚心情不错,她高兴地说“今天生意还不错,那个男生出手真大方,一下子就买了60多块钱的东西。”
杨伟嘀咕了一句“人家有的是钱。”
杨瑾侧头看了一眼正在收拾菜篮子的杨伟,有些莫名其妙“小伟,你认识他?”
杨伟没忍住“我同班同学。”
杨瑾“噢”了一声“难怪,刚开始他没点什么东西,后面突然点了一大堆,你这个同学还真不错呀,对了,你怎么不跟人家打招呼?”
杨伟把串串扔袋子里说“不想。”
杨瑾怔了一下“为什么?”
“别问了,就是不想。”杨伟语气突然变得有些冲。
杨瑾看着杨伟勾着脑袋收拾东西,心里有点堵,有一股说不出来的难受滋味“以后你别来摆摊了,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吧,明年就要高考了。”
杨伟脱口说道“不读了!还有什么好读的,浪费钱,过了这个学期就不去学校了。”
杨瑾数钱的手突然攥得手骨节发白,她盯着勾着脑袋的杨伟说“你说你到底发什么神经?书不读,想摆一辈子的地摊?”
杨伟没有再作声,他心里毛乱的要命。
凌晨一点了,深夜的气温越来越冷,摊子上已经没有什么生意,不远处的舞厅里歌声依然,街头上有宿醉的不归人,杨瑾默默地收拾着摊子和桌椅板凳。
姐弟俩拖着板车回家的时候,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这是1994年的第一场雪,来的很有些突然,细细密密的,落在低矮的楼房上,残破的街道上,在夜色下锃明发亮的白色瓷砖墙上,了无痕迹,只剩下两排高大的梧桐树在风雪之中发着沙哑的低吟。
这个时代的深夜没有后世里灯火通明的喧闹,没有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嘈杂,偶尔几个大老爷们喝着老白干吆五喝六的走过,嘴里吐着低俗的段子,站在路边街灯下花枝招展的小妹妹顿时发出放肆的大笑声。
杨伟拖着架子车走到柳荫街口的时候,迎面走过来一个宿醉的黄毛青年,嘴上哼着尹相杰翻唱的,这人大概是那个时代遍地都是的特色产品街头小混混,酒喝多了,看见面容清丽的杨瑾,那副打扮一看就是穷人家的女孩子,他吹起一声了口哨,嬉皮笑脸的,嘴里唱的歌词也突然变了味道:“妹妹你坐床头,哥哥我身上走,恩恩爱爱双腿荡悠悠”
这时候,街边亮着红色灯光的发廊门口的那些姑娘们笑得更加欢畅了,还有毛遂自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