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再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凌风啸zzwdb.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来也奇怪。

扈三娘明明是最早认识耶律丹的,可两人就是如同水火一般互不相容。

准确的说,是扈三娘死活不待见对方。

反倒是曾经吃过耶律丹飞醋的方百花,慢慢和对方相处得越来越融洽。

“难不成这妞也吃醋了?要真是那样......嘿嘿......”

武从文丝毫也不着急,还有功夫在心里瞎想。

因为他一瞬间就断定,超模同志肯定是搞错了!

跑?

耶律丹能往哪跑?

难不成重新去投女真?!

扈三娘莽归莽,脑子可不笨,见他不但不着急,脸上还露出一丝坏笑,立刻就明白了什么。

“你不信?!”

超模同志美目一瞪,咬着牙说道:“我亲眼看见她带着一队人出营向东了!”

见她说得如此肯定,武从文也不禁一阵迷糊。

“出营向东?东边是难民营啊!她领人去那干啥?慰问送温暖?”

心里疑惑,武从文扭头对边上的方百花交代一句:“我去看看,你来领军。等到天亮要是还没动静,就悄悄回撤,尽量别让城里发现。”

方百花不知道他的心思,先点头领命,又轻声安慰道:“你也别着急,她定然不会走的!”

武从文心里一乐,很猥琐的暗暗想道:“这俩人关系这么好了吗?那以后是不是有机会......”

方百花何等聪明,瞬间就看透了什么,狠狠剜了他一眼。

......

武从文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他半路遇到了扈成。

超模同志虽然谎报军情,却阴差阳错立了个大功。

实际情况比耶律丹跑了还要糟糕,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叫安大全的都头。

武从文对这个人有些印象,主要是对方做的那些事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

安大全是顺州的汉人,因为家里是打铁的,就被女真人抓去了矿场做了奴工。

所谓奴工,就是干活不给钱的工匠,说白了还是奴隶。

区别只是女真人承诺,打造够一百把刀就放他回家。

后来武家军突袭了矿场,告诉所有被解救的奴隶有两条路,一是加入从军,二是自行回家。

所有人都选了,只有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既不选一也不选二,居然非要留在矿场等女真人回来。

负责的士卒一听就怒了,觉得他是铁了心要给女真人当狗,当场就要砍了他。

没想到这个安大全还是个练家子,三两下就把对方给放倒了。

然后他也不跑,就那么一手铁锤、一手铁夹的守在炉子后头。

武从文正好路过,发现喧闹后便亲自过去询问。

安大全说自己已经打出了九十五把刀,离女真人要求的数量就差五把,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武从文问他为啥不现在就回家?

安大全说:“我看你们不会在这久留,你们一走,女真人必定回来报复,我家还有老爹老娘,经不起折腾!”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其他人也不是想不到。

可突遭大变之下,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哪里还能想得起这茬?

就算想到了也不敢说,更别提持械反抗了!

武从文当时就觉得这人不简单,却不能就这么放过他。

原因很简单,自己要是依了安大全,其他人也要留下来怎么办?

一旦引发连锁反应,自己还玩儿个屁啊!

来这一趟就为了杀那百十个矿场看守吗?

可要是杀了武从文又舍不得,因为他觉得这是个人才。

于是武从文就和他做了个约定,要他先赶回家看看,反正离的也不远。

如果父母平安无事,就再回来继续给女真人做狗。

如果家里出事了,还是两条路,或者来找自己投军,或者独自逃命也行。

这条件可以说相当宽厚了,安大全哪里有拒绝的理由?

武从文自然不会留在原地等他一人

如今的武家军讲究的就是一个流动作战,说不好听点儿就是一伙流寇!

安大全再是人才,武从文也不可能为了他让大军陷入险地。

半个月后,安大全追了上来,还带了十几个兄弟。

安大全那天说谎了。

他并不是什么普通百姓,而是附近一伙山贼的头领。

不过也不算是完全说谎,因为他家里真是打铁的。

只是因为受不得女真人欺压,才和他爹一起带着同村的男女老少躲进了山里,算是另一个版本的“逼上梁山”。

可山里没吃没喝,仅凭打猎养不活那么多人,安大全只能带着一帮青壮时不时下山打劫。

他们不忍心对附近的乡亲下手,便把矛头对准了那些投靠女真人的富户。

每次也不多抢,只要够山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中世纪崛起

中世纪崛起

闲闲小知
魂穿中世纪,徐图再起。 中世纪、类架空、慢热型、合理爽。 从彷徨苟活的森林猎人到乱世立锥的平民小官;从充作炮灰的见习骑士到立功授勋的军事新贵;从因战恢复男爵位到由谋册封子爵衔...... 且看现代职员如何附身落魄小贵族徐徐谱写一幅别样的中世纪史卷。
历史 连载 0万字
汉末圣人

汉末圣人

鸣奇
简介:东汉末年,朝局纷乱,人心已然不古,道德尚未消亡。这时的曹操,还是那个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慷慨青年这时的袁绍,还隐居在野,等待天下有变这时的董卓,还在摧锋陷坚,守护着大汉山河这时的刘备,还是一个在卢植门下,喜欢狗马音乐的少年乱世将临,五胡即至,中华民族站在历史的岔路口。文人救不了华夏,武夫救不了华夏,阴谋家亦救不了华夏。圣人不出,国运不兴。稚子曹昂,欲“救百姓于水火,挽国运于危亡”,许下拏云之
历史 连载 3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