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小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凌风啸zzwdb.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废除中医的运动还在持续中,目前全国的中医有几十万人,药铺也有超过十余万家,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对中医有依赖。
而全国的西医也不超过五千人,多数都集中在大城市,小县城小乡村目前还是完全依赖中医的。要废掉中医非常不切实际。
南洋政府总务长王国中此时极力向总督府说服,原因是目前外国的药商准备着巨额的款项来支持废除中医的提案。思想要更开放,跟着国际的步伐。
北方军区这边派出纠察员维持秩序,告诉大家不会轻易废止中医,大批冲上街头的中医从业者情绪也就没那么激动了。
齐秋雨被秘密约见放回来后,对南洋政府的人很愤怒。这帮人一心只求外国药商的给的巨额利益。
之后她每天都在《向阳健康报》上刊登北方区域各城市维护中医运动的的消息,各地的报纸也频繁对这个运动有报导。
总督办那边承受很大的舆论压力,直接告诉南洋政府王国中,这件事让卫生部处理,专门成立个组织来管理中医是最妥当的方式。
副司令裴如贝并没有亲自上阵,就轻松赢了南洋总务长王国中。他们暗中较劲不是一两天了。
此时裴如贝手里已经握着一封请愿书,那是在运动中由徐老太医作为代表,中医从业者自发联合写的。有了这封请愿书,总督办对于这次运动的结果应该能让中医界满意。
总督办刚成立一年多,南北地区间的暗中较量,处理起来着实费力。
林家就靠中医谋生,此次“风暴”林家出动了所有力量极力维护中医的地位。
全国各地都有徐老太医的弟子,因此对林氏医馆的徐老太医最为熟知。这样林家就成了此次中医界集结的一个阵地。
轩羽每天给齐秋雨的报纸写宣传稿,外婆给参加游行和请愿的的伙计们提供餐食、物资、住处。
这下“风暴”终于落下帷幕,轩羽终于能好好睡上一觉了。回到屋里,倒头就呼呼大睡起来。
这下外婆身体吃不消了,林家作为集结地,从各地来的声援人数众多。各种琐碎之事都由外婆打理。
她每天5点不到就得起来,忙到晚上快1点。中间的睡眠也就不到4个小时,连轴转了10多天,整个人都虚弱无力,咳嗽不断,到后来外婆居然咳出血来。
徐老太医知道黄语静之前出现过咳血的情况,他赶忙让轩羽把外婆带到医馆。
徐老爷子看着黄语静从15岁来到林家,之后一点点成长起来,把她当女儿对待。
他自己的三个亲儿子在医学思想上和父亲意见相左,老爷子没有和他们住在一起,受林耀辉的邀请,坐镇林氏医馆。
黄语静当时诊断过,是火热熏灼肺络引起,属于肝火犯肺。后来吃药调理以后就稍微好一些。这次的情况比之前严重不少。应该是劳累加上旧疾复发造成的。
把脉的时候,徐老太医眉头紧锁,感觉肺部的问题比之前严重不少。这次光吃药还不行,需要配合针灸治疗,以后避免疲劳和受寒。要不然未来医治起来非常困难。
确实,黄语静这次感觉肺部堵得慌,比以前难受多了。
她的脸色看起来有点儿没精神,喘气的时候还能听到点儿呼哧呼哧的声音,感觉肺里的问题更严重了。
轩羽在一旁,心疼外婆。觉得她一个人既要照顾外公,还得管理林家药房的杂事,现在这个样子应该是这10多天没有好好休息、没有规律服药造成的。
她决定让外婆减少工作量,多留点儿时间休息。以后药房完全可以放手交给轩羽;至于厨房、库房那些杂事儿交给程婶儿和几个管事。
她只需要照顾外公就行。
黄语静心里明白,要想彻底摆脱这个病,就得从身体和心情两方面着手。不能让这个老毛病再拖累自己了。
……
林家药房的管事牌轩羽已经拿到了,在父亲的帮助下,也有了之前和军区的合作的经验。军区驻地对于药物物资和医疗设备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副司令想把医疗器械这条线也给女儿铺开,未来军区药物订单和政府合同全部交给轩羽。自然林家未来的产业离她就不远了。
当然,副司令先在书房里把这个计划告诉了文博,文博的意思是还得让轩羽历练历练。他觉得这个事情很重要,还得三思。
最主要的是怕南洋政府会在总督办那边以此为把柄,作出对副司令不利的举动。
不过副司令对女儿很有信心,他很骄傲地说:“轩羽虽然年纪不大,但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和训练都很严格,她对家族特别忠诚,对工作也特别有热情,这些是别人比不了的。”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把一条业务线交给女儿,更是决定继承玉印的关键一步。
裴如贝想尽办法为女儿助力,但是他也不想让女儿不费一点功夫就轻易能赢。
方向他指出来了,够不够的到,还得自己跳起来。
……
夜深了